今年6月,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新一轮《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》指出,新时期要以减磷控氮为主线,以江浙太湖上游地区为重点,太湖湖体和下游地区联动,深化减污截污治污,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。高科技环保企业碧水源新研发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(v-mbr)技术可大幅削减氮磷负荷,减少入湖污染物排放量,为太湖治理难题“对症下药”。
太湖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区域的淡水资源库,承担着多种功能,实施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,实现湖泊资源的有序利用和永续发展,是国家战略需求。汇入太湖的入湖河道水质如果未达到目标要求,氮磷浓度居高不下,就会使蓝藻生长繁殖、暴发有足够的营养基础,尤其是近年来,太湖总磷浓度持续高位波动,为太湖减磷仍是治理太湖的重头戏,从地方到国家陆续出台的《太湖流域管理条例》、《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》、《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》等法律法规,亦均明文规定太湖流域新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,应当符合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要求。
碧水源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(v-mbr)技术,利用膜组器机械振动的方式代替膜池的高强度曝气,在降低能耗的同时,可显著提高氮、磷的去除效率,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(湖、库)iv类标准,可为湖泊、海湾等提供优质的生态补水,解决富营养化问题,实现高品质污水资源化。其中,在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,出水总氮低于5 mg/l,远低于15 mg/l的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,同时,全流程运行能耗可降低20%以上,突破了传统mbr的瓶颈,一举实现了节能、降碳和提质三重效果,符合国家正在推进的污水资源化与碳减排政策,该技术于2020年被收录进《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》,并已实现了工程化应用。
有专家指出,太湖每年入水的总氮、总磷等指标,总量仍然超过太湖自身消纳能力,经济发展的同时给太湖的外源负荷依然居高不下,太湖流域经济发达,建议先行先试污水处理厂的进一步提标改造。在此趋势下,脱氮除磷成效显著的碧水源振动膜生物反应器(v-mbr)技术有望在太湖以及滇池、巢湖、白洋淀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大显身手。